github desktop非官方linux版本
https://github.com/shiftkey/desktop
ubuntu 安裝方式:
1. wget https://github.com/shiftkey/desktop/releases/download/xxx.deb 2. sudo apt-get install gdebi-core 3. sudo gdebi xxx.deb
https://github.com/shiftkey/desktop
ubuntu 安裝方式:
1. wget https://github.com/shiftkey/desktop/releases/download/xxx.deb 2. sudo apt-get install gdebi-core 3. sudo gdebi xxx.deb
解決方式
github 公告 2021/8/13起, 強制改用token的方式, 之前使用密碼的方式不能再用
"Beginning August 13, 2021, we will no longer accept account passwords when authenticating Git operations on GitHub.com."
所以要到個人github上, 生成token, 然後當作密碼使用
https://github.com/settings/tokens
2. 用戶端輸入帳號,與密碼(此時不要輸入真的密碼, 請輸入token)
我工作上用的git server有兩個, 一個是吉茶(gitea), 另一個是吉累(gitlab), 因為重新使用吉碧麗(gitblit), 所以將吉累狠心地關閉, 因為他功能太多, 架構龐大, 太耗資源, 願意用的原因只有一個, 就是分類的方式比吉茶好, 現在終於來了一個分類更強的server - gitblit.
我將gitlab上面的git專案, 直接複製到gitblit 目錄上, 一切正常, 但卻遇到 lfs 檔案移轉失敗的現象, 也就是gitblit上面的lfs並無法真正的指向檔案實體位置, 全部都是空的.
我嘗試很多指令想解決這問題, 如 git lfs clean , git lfs pust --all 等等要麻就是無反應timeout, 要麻就是出現檔案不存在等等奇怪現象, 皇天不負苦心人, 我終於爬文爬到有位專家 https://github.com/sprohaska 提出解法 https://github.com/git-lfs/git-lfs/issues/1113 , 最後如願從client端將大檔案正確的放到新的gitblit上, 指令如下:
git lfs ls-files -l | awk '{ print $1 }' | xargs git lfs push --object-id origin
原本用習慣的git server gitblit , 在2016年發表1.8.0版本之後, 原創者就不再更新, 當時也因為參與修改幾個bug,以及中文化花了不少心血, 覺得非常可惜, 撐到2018年之後, 覺得該專案不再更新, 安全性與bug都無法處理, 就毅然決然改用gitea 吉茶.
用了吉茶之後, 發現非常不能適應, 吉茶並沒有多子目錄的設計 , 方便我們建立階層式管理專案, 例如我要建立it部門, 吉碧麗除了畫面會分類成it之外, 連網址都與分類一致, https://yyy.zzz/r/it/xxx.git , 非常直覺.
吉茶則是團隊, 群組的概念, 對於專案的分類並沒有這樣的設計, 應該都儘量與github相同,程式師才會容易上手.
至於gitlab有分類,但似乎只能一層,無法達到gitblit的多子階層的功能.
以下是docker安裝吉碧麗的步驟:
docker volume create gitblit-etc
docker volume create gitblit-data
docker run -d --restart always --name gitblit -v gitblit-data:/var/opt/gitblit/srv -v gitblit-etc:/var/opt/gitblit/etc -p 8443:8443 -p 8089:8080 -p 9418:9418 -p 29418:29418 gitblit/gitblit:latest
偶看以後把git需要注意的項目寫在這兒好了
1. 解決認證失敗的問題
git config --global http.sslVerify false
2. 希望密碼自動存起來
git config --global credential.helper store
3. 若已加入git, 但後來發現不需要, 除了加上.gitignore 外,還需要將cache刪除
git rm --cached *.xxx
前一陣子突然想在android玩git , 因此測試了一下Eclipse 內的 jgit library
發現原本我的 InMethodJakarta 專案所含的 jgit 4.6 版library 居然無法相容android,
最後終於發現 jgit 4.6以後至少要java 8, 但 android 有些不相容.
測試了好久, 從最新的jgit 5.4版本降測到3.7.1, 終於成功了. 又再往上測試到4.5版也可相容 android , 因此寫下來做個紀念
下載的地方在這裡
很方便, 也很簡單
1. docker volume create gitlab-config
2. docker volume create gitlab-logs
3. docker volume create gitlab-data
4.
docker run -d --hostname <主機名稱> -p<外部對應http>:80 -p
<外部對應https> :443 --name gitlab --restart always --volume gitlab-config:/etc/gitlab --volume gitlab-logs:/var/log/gitlab --volume gitlab-data:/var/opt/gitlab gitlab/gitlab-ce:latest
5. 設定檔案在 gitlab-config/gitlab.rb
若不需要http ,可加上external_url "https://主機名稱" ,
若不需要 leetsencrypt , 請加上 letsencrypt['enable'] = false
2019/10/07 後記
後來gitlab一直更新, 想說docker pull gitlab/gitlab-ce:latest
以前天真的以為這樣就好了, docker上面的gitlab就會自動變成最新版,
沒想到以前的latest跟現在的latest是不同的
所以我就很瀟灑的砍掉目前docker上正在跑的gitlab ,反正設定檔案都在volume
砍掉之後, 重新執行以上的第四步驟
發現起不來, 於是找了很久找到 log 裡面一個 reconfigure 的目錄, 看了一下目錄裡面最新的檔案,才發現gitlab的自動升級功能有提醒版本過舊, 但是我不知道舊的版本是啥.
最後終於找到以前gitlab的image id (可以使用docker images 指令找) , 再去docker上找出一樣的images id 就能知道版本了, 於是再慢慢升級, 因為 gitlab 無法跳躍式升級, 需要一版接一版, 最後就成功升級到最新版了
visual studio code 是微軟出品的跨平台開源軟體, 該軟體跳脫了編輯器的功能, 整合了開發, 版本控管,與很多第三方擴充的功能, 一般直接稱作 vscode 或是 code.
咖啡偶直到現在才發現, 使用了一下, 發現不得了, 非常好用, 尤其內建git版本控管, 檔案總管, 終端機,與powershell功能, 真讓人可以不管用哪個作業系統, 都能一個環境習慣到底呢, 其實可以取代notepad++了.
這裡紀錄一下ubuntu初用vscode的注意事項.
1. 安裝
直接使用網站的檔案即可
2. 重設vscode環境,回到初始值
刪除 /home/帳號/.config/Cod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