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nux 整合AD登入認證

公司ERP(tiptop) 使用 linux 系統(RHEL5)
因此登入的時候若能整合AD
將是再好不過了.
初期網路上找一找,很快就能使用AD帳號登入
http://www.linuxmail.info/active-directory-linux/

但是若公司有多個網域怎麼辦呢?
這個我試了很多次都失敗
後來將samba升級成3.5.x,就可以完成了.
以下是簡單步驟

1. 網域須互相信任(互相信任時,須提供共用帳號與密碼)
2. samba升級成3.5.x
3. 在linux上使用上述互相信任的帳號,執行加入網域指令
net rpc join  -U <信任帳號>
net ads join  -U <信任帳號>
4. 重開winbind
5. 檢查是否成功
getent passwd
若出現多網域使用者訊息,即代表成功.
6. 開心登入囉, 登入時帳號格式:  “domain alias””account”
ex:
yahoouserwilliam

ps. 重點在於rhel 5.5 的samba只能更新到3.0.x, 必須另外找方式升級到3.5.x
我的環境:
rhel 5.5
samba 3.5.x


後記

當這樣做的時候,可能會造成原本passwd上面帳號認證的錯誤
請修改/etc/pam.d/system-auth
將uid500改成passwd上最大的uid號碼即可

bind的ddns策略

bind從8.1.2開始支援RFC2136,也就是俗稱的ddns功能.
但是要動態修改,目前只能依靠nsupdate指令.

一般的ddns策略為:
1. 提供web介面申請帳號密碼以及對應的主機名稱
2. 使用者透過程式,若偵測ip更動,自動跟web server聯繫,提供新的ip.
現在一般ip分享器提供數個熱門ddns廠商,應該很方便使用.

若有自己的domain需要提供給大家申請,有兩種作法:
1. 跟ddns提供商申請(當然要給錢)
2. 自製ddns服務

自製ddns也不會很複雜
安裝bind之後,自己寫一個socket server.
client固定時間連線到socket server將申請的主機名稱傳送過去,
socket server收到連線後,會立即知道對方ip,
接下來做些簡單的帳號認證,
做完認證之後,server將對方ip,主機名稱與原來的做比對,若不一樣,
就執行nsupdate指令,修改ddns.

跨平台可單機執行的檔案型資料庫

因為工作需要寫windows application, 初期使用java(netbean) + SQLite(3.6.x) 的方式進行
沒想到sqlite 的insert效率奇差無比, 只好選擇別種資料庫.
改用 h2(1.1.x) , insert的效率變好了,但是select的效率變得很差.
再改用 hsql(2.0) , 各方面的效率都變快,真是太棒了.

windows application

因為工作需要, 必須寫單機版的windows application.而windows application最容易使用的工具就是VB6, 就算vb6已經10年了,他一樣能在各windows 版本下執行呢.

 

很可惜,程式被要求至少能在windows, linux 與新版mac os上執行, 最頭痛的是要能支援usb.原本找了 real basic 該軟體採用basic語法,相容大部分vb,也號稱個別編譯後,能在三種平台執行,但還是不能支援usb存取.

 

與其這樣,還不如使用java, 至少java曾提出usb 規範(jsr-080), 有機會未來各平台都可以直接存取usb裝置.但那是未來,現在不能呀, 現今要能達成有兩個方法:

 

1. 自己寫java native code.

 

2. usb連線部分用os depend的方式寫, 其餘用java寫.

 

後來我選擇第二項,畢竟usb的native code我不是專長.

 

附圖是軟體架構圖:

 

esxi 3.5 u3 相關Q&A

響應電腦機房節能減碳, 大家紛紛使用虛擬化技術達到多個系統在同一台硬體上執行的目的, 虛擬技術現今已經非常成熟, 相信未來是個潮流, 能更方便上手; 這是我測試vmware的esxi 虛擬技術所得到的一些Q&A, 當然幾乎都是從各大高手獲取且所有Q&A皆親自驗證.

Q: esxi需要錢嗎?
A: 免費,請到www.vmware.com找到esxi連結,然後註冊取得免費序號

Q:安裝esxi, 若出現cpu id limit的問題
A:除了查看bios之外, 安裝時, 可以按”tab” 鍵, 找出 vmkernel.gz 在後面加上 nocheckCPUIDLimit

Q: 安裝完畢之後, 開機的時候一樣出現cpu id limit的問題
A: 開機時, 請選擇 alt+O (大寫歐) , 然後在底下加上 nocheckCPUIDIlimt即可

Q: 如何開啟ssh功能
A: 開機時, 按alt-F1 , 然後輸入unsupported (不會顯示出來), 之後會問你root密碼,
進入修改 /etc/inetd.conf, 將ssh 前的”#”拿掉重開機即可

Q: 如何將不同版本的vmdk轉成esxi版本(例如ghost 14)
A: ssh登入esxi server, 然後執行
/sbin/vmkfstools -i 原本的.vmdk /vmfs/volumes/vmfsvolume/esxi專用的.vmdk

Q: 如何將vmdk掛上esxi
A: 新增一個virtual machine , 然後選custom, 最後在disk段選擇已存在的vmdk, 就可以了

Q: 如何將實體作業系統轉成esxi3.5
A: 安裝 vmware converter就好了

Q:將 VMware ESXi Server 3.5 安裝到 USB 隨身碟
A:
使用 WinRAR 解開安裝光碟 “INSTALLusrlibvmware” 下的 “installerVMware-VMvisor-big-3.5.0_Update_2-103909.i386.dd.bz2〃,會得到 “installerVMware-VMvisor-big-3.5.0_Update_2-103909.i386.dd” 這個檔案。
安裝並執行 WinImage 8.1。
執行 WinImage 主選單的 “Disk” -> “Restore Virtual Hard Disk image on physical drive…”。
選取你的 USB 隨身碟 (容量應該要有 1GB,並且隨身碟的所有資料會被清掉)。
選取 “installerVMware-VMvisor-big-3.5.0_Update_2-103909.i386.dd” 這個檔案。
按 Y 後即會還原 VMware ESXi Server 的系統到隨身碟。
結束之後,你就可以帶著做好的隨身碟到伺服器當開機碟使用了。

Q: 安裝esxi之後要設定系統時間
A:
從 VMware Infrastructure Client 登入 VMware ESXi Server。
從伺服器主畫面的 「Configuration」->「Time Configuration」。
將「time.stdtime.gov.tw」加入 NTP Settings,並啟動 NTP Service

Q: 不能安裝xp 與 2000
A: 要到這裡下載driver,然後安裝的時候mapping floppy driver,按F6選該driver
http://www.vmware.com/download/server/drivers_tools.html

Q: 如何使用下文字命令開啟已關機的虛擬作業系統
A: 1. 查詢guestOS的vimid
vim-cmd /vmsvc/getallvms
2. 啟動該vm
vim-cmd /vmsvc/power.on [vimid]
3. 其他vm command 請執行 vim-cmd /vmsvc 即可知道

1 58 59 60 61